舰载雷达对抗设备包括雷达侦察设备、雷达有源干扰设备和无源干扰设备,以电子战控制系统为核心,组合成舰载雷达对抗系统。
侦察机具备测频、侧向的能力,能够以高的截获概率侦收较大带宽和调制方式复制的雷达信号。而雷达干扰机则是一般可以覆盖20GHz以下的所有频段,包含噪声和欺骗等多种不同的干扰样式。
常规体制
雷达侦察天线通常为阵列天线,雷达干扰天线一般有二个,用具有宽波束的喇叭天线对抗大范围内的多个威胁雷达,用高增益窄波束天线对抗某单独的重点威胁雷达。
多波束体制(SLQ-32电子战系统)
多波束天线阵用于侦察和干扰,具备同时对抗多个目标的能力。例如SLQ-32电子战系统及其改进系统,该系统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制生产,70年代开始装舰,后经不断改进,目前普遍装备美国海军护卫舰以上水面舰艇、两栖作战舰艇以及部分作战支援辅助舰船。
其采用晶体视频接收测向和瞬时测频相结合的方案,采用介质透镜馈电多波束天线阵,用于接收的阵列共有16个波束,用于发射的每个阵列有35个阵元,共有140个50W功率的行波管,整个天线辐射的合成脉冲功率可达1MW。
(V)1型用于探测频段3(I/J频段)全方位信号,能对来袭导弹的威胁报警,并控制箔条干扰发射装置。(V)1型有两个天线组件,分别安装在舰的左、右舷。每个组件包括两个频段3的测向接收阵列和透镜,另有一个覆盖180°方位的频段3的半全向天线。
(V)2型是在(V)1的基础上增加了两路接收子系统。两个频段2的测向接收阵列和透镜以及一个频段2的半全向天线分别加到两个天线组件上。频段1的四个小螺旋天线布置在舰桁端(左右舷各两个)覆盖360°方位。
(V)3型增设了有源干扰。干扰机包括供行波管用的八个高压电源、一部应答式干扰机、一个数字开关装置和一个干扰波形产生器。另外,存储装置增加了存储容量。
(V)4型用于航母,采用了光纤技术,主要的改进是采用数字式存储器实现较快的威胁判断以及提高了干扰抑制性能。系统有两台计算机,每台与一部收发机靠近,它们用光缆相连。因为航母宽度大,因而使各分机间的协调工作复杂化。
(V)5型由(V)2加“伙伴”(Sidekick)干扰机。后者已批量生产,装备FFG-7级护卫舰,其辐射功率较小。
SLQ-32(V)3/45的主动电子干扰方式
第一是发出大量杂波迷惑来袭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例如以振幅不断变化的信号来混淆圆锥扫瞄式雷达导引头;
第二种则是制造类似目标回波的假回波误导反舰导弹,但这两种模式对采用反辐射导引的导弹皆无效。
在电脑的控制下,SLQ-32电子反制系统可同时对多目标进行电子干扰。此外,SLQ-32也负责在反制敌方目标时,控制MK-36干扰弹发射系统对目标投射各式诱饵与箔条。
相控阵体制(APECS Ⅱ系统)
雷达干扰机也采用相控阵体制的阵列天线,可在全方位同时干扰多个威胁目标,并通过间断观察来监视干扰效果并进行不断的跟踪干扰。相控阵体制可有效的控制有效辐射功率,适合进行精确干扰。
APECS Ⅱ系统包括AR-700干扰侦察机和APS-2000信号处理机,是一部噪声/欺骗自适应正交极化干扰机,ESM测向系统采用幅度/相位单脉体制,工作频率0.5~18GHz,能在1s内完成对威胁信号的探测和识别,测向精度1°,利用APS-2000信号处理机可同时处理500个威胁源;
ECM系统采用相控阵天线和极化分集发射机,频率范围8~18GHz,平均干扰功率+81dBm,能在生成60个波束,可同时干扰16个辐射源,另外可保持跟踪并且按顺序对抗8个目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通信电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