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情报的重要机构与理论著作 留言

写在前面:这是别人眼中的《中国电子情报卫星的发展》,原文作者:Ian Easton & Mark A. Stokes,写于2011年。图片来源网络,非原文中包含。以下译文未完待续,仅供围观,不代表本号观点。英文原文在全部更新完成时给出,敬请留意。

中国电子情报卫星的发展》

作战管理部门

射频易商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PLA)有一套专门的组织结构管理和维护航天监视体系结构(特别是电子情报项目)。负责管理和维护航天监视体系结构的重要机构是总参谋部(GSD)和总装备部(GAD)。

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制定航天监视作战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参谋部究竟哪个局负责航天电子情报和地面卫星接收处理站仍属猜测。不过,本节讨论了可能的负责部门。

射频易商城

总参一部测绘局。总参一部测绘局负责操控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地面站和中国航天跟踪系统射电望远镜的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网络。

总参二部。总参二部在研究航天传感器作战需求方面发挥了作用,还在操控卫星地面站方面发挥了作用。更具体地说,总参二部科技局是重要的部门,也称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或总参航天技术侦察局。总参谋部航天技术侦察局总部位于北京北郊清河,主要负责光电和SAR雷达遥感作战行动。

总参三部。总参三部是中国主要的信号情报搜集和分析机构。总参三部下属的洛阳外国语学院负责通信情报(COMINT)。总参三部以前是中央军事委员会(CMC)直属机构,总部位于北京西山厢红旗(红山口地区)。

下属至少12个可能多达16个区域和职能局,总参三部管理着数量庞大的信号情报搜集和分析部门。总参三部12局总部位于上海闸北区,负责中国航天监视网络,与总参二部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联系比较密切。其下属部队部署于太仓(江西省)、福清(福建省)和昆明(云南省)。据报道,总参三部目前编制13万人。

射频易商城

总参四部。总参四部(电子对抗与雷达部)负责雷达和电子对抗。总参四部成立于1990年,全面负责电子战(EW),包括电子情报和战术电子支持措施(ESM)。总参四部也可以操控卫星地面接收站和波道数据(用于打击和作战目的),通过联合战区司令部的情报支援设备,支援二炮和其他解放军部队。

总参四部不仅负责联合部队的计划和研发需求,还负责1-2支直属电子对抗部队。一支旅级部队位于廊坊,下属部队位于安徽、江西、山东等地。另一支部队位于海南岛,负责卫星干扰操作或实验任务。总参四部还直管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该学院是负责电子战军事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专业院校。

总装备部:总装备部(GAD)是负责管理中国航天监视系统和卫星跟踪控制的重要部门,很可能负责电子侦察卫星项目。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航天装备局,负责研究航天传感器基础设施(支援导弹作战行动)建设需求。

总装备部也可能负责电子情报卫星的卫星跟踪和控制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总装备部有专门业务部门负责卫星发射准备和应用研究。

研究、研发和制造单位

射频易商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这两家国有国防工业机构,负责总参谋部和总装备部的航天监视系统(包括电子侦察卫星)的研究、研发和制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是主要负责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和中国航天技术学院(五院)是参与电子情报项目的重要业务部门。

射频易商城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SAST)是电子情报卫星项目研发的重要部门,也称为八院。作为“701工程”接班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509研究所负责电子情报卫星的系统集成项目。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509研究所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共同负责卫星载荷集成工作。许多研究所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509研究所提供子系统(例如接收机系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4研究所(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负责航天雷达天线系统的研发工作。中国电子技术集团公司(CETC)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SWIEE)位于成都,也称第29所,与总参四部关系密切,可能是中国电子情报传感器研发的总体所。

中国电子技术集团公司第36所位于嘉兴,也可能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509研究所提供各种星载电子情报支援系统。此外,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NWIEE)已经开始研究信号情报卫星的大型航天天线阵列。

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CAST),也称第五研究院,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合作或竞争关系,可能参与了电子情报卫星的研发和制造工作。

第五研究院的第501设计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BICE)——是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总体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负责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包括喷气推进和各种制导、导航和控制子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

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另一个机构——第508研究所——负责光电和其他卫星传感器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理论著作

射频易商城

中国国防工业理论著作为航天电子侦察体系结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报告研究的是支援反舰弹道导弹(ASBM)项目的综合航天监视体系结构。例如,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在反舰弹道导弹攻击/防御战术过程中,航天卫星支援信息包括目标侦察、导弹预警,全球通信、精确制导、战斗损毁评估和数字化战场建设……相比远程精确制导导弹攻击地面目标,反舰弹道导弹可以攻击远程海上目标(作战目标不同)…

例如,当攻击地面目标时,远程巡航导弹采用地形匹配模式,利用山脉或河流等地理坐标参考辅助制导。但是,反舰弹道导弹在水上飞行时,几乎没有地理坐标参考辅助制导,因此不能采用地形匹配模式。因此,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军用卫星的支援。

射频易商城

电子情报卫星在中国反舰弹道导弹项目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着重研究C4ISR传感器融合的重要性:

在反舰弹道导弹攻击规划过程中,需要获取可靠的目标情报信息引导导弹攻击。通过整合光电成像卫星、SAR雷达成像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军海洋监视系统卫星、测绘卫星和高精度商用遥感卫星图像(国际市场上可以购买这些图像)可以获得目标情报信息。

通过整合多种不同的卫星侦察数据,并进行处理和数据融合,可以满足远程反舰弹道导弹攻击的所有类型目标的导弹制导需求。

中国的理论著作也建议联通卫星传感器与地面预警雷达,通过卫星支援可以明显提升地面雷达的探测、跟踪和目标计算能力。中国已经开展了航天传感器预警和导弹防御任务方面的研究。中国的技术理论著作表明,高椭圆轨道(HEO)上的卫星操控技术取得的进展,有助于航天传感器具备预警和导弹防御能力。

射频易商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零星的航天电子情报能力(与地面、机载和舰载电子情报传感器协同工作),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电子情报项目。总参谋部通过定期的卫星覆盖下达电子作战命令。

这类信息的数据库中可能包括舰载雷达系统以及地面、机载和导弹防御雷达系统。当检测到新信号时,能够实时更新数据库,并对新信号进行情报分析。

中国的理论著作表明,虽然电子情报卫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它们还是无法满足不同情报用户的需求。一份研究报告阐述了电子情报卫星的特性和面临的挑战:

电子侦察卫星的军事应用非常多。虽然电子侦察卫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远不能满足各部门的电子侦察需求。数量有限的电子侦察卫星是很宝贵的。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优化电子侦察卫星的广域覆盖计划系统,以便最大限度地优化目标侦察,最大限度地提高卫星的作战效能。

这凸显了研发稳固的地面卫星支援系统的重要性,地面卫星支援系统可以将航天电子情报集成到广域C4ISR系统中。它还面临任务优先性方面的挑战,因为越来越多的情报用户提出电子情报的搜集能力需求。有权威人士称,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的技术理论著述表明,多个卫星星座可以采用时差(TDOA)测向或定位技术。2010年3月,中国发表了一份关于三星时差系统精确定位的研究报告。同月,中国发射了“遥感九号”卫星(疑似电子侦察系统)。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509研究所和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这两个机构最可能负责航天电子侦察),已经发表了如何有效跟踪和打击航空母舰和其他大型海军舰船的详细评估报告。例如,一位从事电子情报系统技术的中国高级工程师写到:

三星时差系统定位具有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监视时间长等优点。它非常适用于海洋监视,例如持续监视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潜艇。它能实时掌握来自海洋的威胁。

虽然中国的许多学术研究都基于三星电子侦察体系结构,但随着高级算法处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已经能够构建双星星座。中国方面的消息称,中国在双星星座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最近的技术理论著作表明,中国致力于电子情报传感器与雷达网络协同工作。这套航天监视系统类似前苏联研发的海军海洋监视系统星座。根据中国的报道,1967年12月,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军海洋监视系统卫星——Cosmos-198。

前苏联从1974年开始,先后发射了一系列“RORSAT”(雷达型海洋侦察卫星)和“EORSAT”(电子型海洋侦察卫星)系统,这些系统构成了双共面和共轨卫星星座。2007年,研究美国和俄罗斯海军海洋监视系统的中国学者们,强力建议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海军海洋监视系统。他们宣称:

根据海军海洋监视系统(NOSS)卫星的重要性和我国的事实情况,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密切关注技术动态发展,努力研发我们自己的海军海洋监视系统,以便我们尽可能早地拥有海军海洋监视系统,为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保障国家安全。

电子侦察卫星下行链路

射频易商城

中国不断扩大航天监视网络,给中国的地面航天支援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更重的负担。目前正在开展的研发工作表明,中国正努力提高快速下载、处理和分发航天情报信息(包括电子情报卫星侦获的情报信息)的能力。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介绍了电子侦察卫星的研发工作:

随着电子侦察卫星的发展,从卫星获取军事情报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快速(从地面)有效地发射卫星,有效地确定卫星系统的使命任务,如何为卫星研发适用的地面应用程序……

射频易商城

卫星地面站包括6个与电子侦察卫星信号相关的系统:1)天线系统:负责上传和下载卫星信号;2)发射系统:通过天线系统,负责卫星信号的调制、加密等后期处理;3)接收系统:接收卫星信号,处理后发送至终端站系统;

4)终端站系统:负责侦察数据处理、卫星指挥和任务规划;5)监控系统:监视卫星和下行链路运行状态,监视整个地面站;6)供电系统:为所有地面站设备供电。总的来说,电子侦察卫星的地面站是一个接收、处理和管理情报数据的综合系统。

一个权威消息来源指出,中国已经完成了一套电子情报卫星和地面网络综合系统的作战效能测试(测试结果良好),该系统可以用于广域探测和多目标瞄准(包括海上目标)。

总参四部可能负责管理电子情报的下行链路卫星地面站。与总参四部有关的航天单位位于北京、海南和山东地区。例如,一个消息来源指出,1999年,总参四部在山东省石岛地区启动了10个沿海侦察站建设项目。

总参二部、总参三部和总参一部测绘局,或着民用下行链路设备也可以担负电子情报卫星星座地面支援任务。中国共享使用卫星地面站支援除了“海洋”系列海洋监视卫星以外的多颗卫星。这些卫星地面站分别位于北京、三亚、杭州和牡丹江。

中国国家海洋卫星应用中心主任蒋兴伟指出,中国还有一个卫星地面站位于南极。据报道,中国在海外至少部署了3个卫星地面站。它们分别位于纳米比亚斯瓦科普蒙德、肯尼亚马林迪和巴基斯坦卡拉奇。

中国正在阿根廷修建一个航天天线设施,并规划后续在阿根廷和智利新建航天天线设施的场地。中国作战指挥部和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中心位于北京,3个主要的卫星网络地面站位于北京密云、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

这些卫星地面站与“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一起,支援电子侦察卫星星座。当卫星星座在目标上方而不在卫星接收站视线范围时,“天链”数据中继卫星可以帮助电子情报卫星传输数据到卫星地面站。

舰载卫星接收器,可以接收联合战区司令部军民两用通信卫星(例如中星-20A卫星)传输的航天情报信息。中国也可以利用C4ISR系统(中国反舰弹道导弹项目的一部分),将电子情报卫星侦察数据从数据处理中心传输到二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作为先进的卫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中国在移动卫星通信和小型机动式卫星地面站技术(用于语音、图像和数字数据的一体化传输)方面投入了大量物力和财力。这些系统通过小型卫星地面站(VSAT)技术和赛博网络连接。中国部署军用和保密移动卫星通信平台至少10年了。

对地球同步轨道传感器感兴趣

射频易商城

中国在研发先进的电子信号搜集能力方面看似进展缓慢,但还有另一种可能。中国的战略领导层长期以来很有可能一直使用其他卫星载荷上的未公开的电子情报传感器,而近期的卫星发射只是表明增加了专用电子情报系统。

多年来,中国的近地轨道遥感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上可能搭载了信号情报/电子情报传感器。中国权威的理论著作探讨了地球同步轨道信号情报电子情报传感器的效用,指出:

信息时代,利用电子侦察卫星获取情报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地球同步电子侦察卫星有独特的优势,得以广泛运用……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平台进行电子侦察,有利于大范围覆盖,可以获取空中、地面电子信息和其他雷达、通信、卫星遥测等信号。还可以连续、长期监测目标区域;实时获取情报,为外交和战略军事决策快速提供电子情报。

文章还讨论了用于信号情报/电子情报搜集的大型天线结构研发问题,随着大型天线结构技术持续改进并日趋成熟,预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电子侦察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和地球观察卫星采用大型天线结构。

秘密使用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担负信号情报/电子情报任务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一位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某研究所航空航天电子工程师,分析了机载通信系统信号情报搜集的用途,认为一个硬件平台同时执行通信和信号情报任务是可行的。阐述了信号情报搜集卫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的需求:

信号情报卫星的发展趋势有:从低轨道部署转向中轨道及地球同步轨道部署;从单颗卫星转向多颗卫星网络;从地面数据处理到星载数据处理;从单个卫星任务转向联合卫星任务。这些发展趋势要求信号情报卫星具有更高的数据处理、数据压缩、实时传输能力,采用超大天线技术。

中国工程师已经对典型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网格可展开天线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也研究了美国在轨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卫星上采用的天线技术。还探讨了地球同步轨道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卫星与近地轨道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卫星之间的优劣势,详细分析了经费因素和覆盖范围精度变化值。

最后,中国的理论著作建议联合使用两个轨道的传感器,以提高侦察效率,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电子情报卫星定位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高轨道卫星的定位技术难以满足精度要求,低轨道卫星的广域覆盖能力明显不足。因此,低轨道卫星网络定位……和低轨道卫星星座(即三颗卫星或两颗卫星时差定位)可以满足高精度系统的特殊需求……同时可以提升高轨道探测能力……应考虑可以同时满足精度和广域覆盖需求的高空无源定位技术。

这篇文献表明,中国对信号情报/电子情报搜集的多轨道环境和技术感兴趣。这将远远超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轨道上部署的有限近地轨道能力。虽然近期的卫星发射表明,中国在近地轨道连续部署了2-3个电子情报卫星星座,但仍有很多的理论著作建议在地球同步轨道部署共轨卫星编队。这明确表明,中国有地球同步轨道信号情报/电子情报搜集能力。

可能正在实施的项目

射频易商城

过去的15年中,技术理论著作为电子侦察卫星研发项目提供了有力指导。初始航天电子情报能力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与发射4组“实践六号”卫星有关(2004年首次发射);另一方面与“遥感九号”卫星有关(2010年发射)。

2010年10月,中国发射了2颗“实践六号”04组共轨卫星。据报道,此次任务包括“电子情报技术测试”。一些“实践-科学实验”或“实践”系列卫星都可能是电子情报卫星(因为它们的轨道特征),猜测这些卫星的真实任务包括信号搜集。与其他科学卫星不同,中国没有公开发表过这些卫星任务的科研成果报告。

中国的理论著作认为,卫星编队在反舰弹道导弹和其他远程精确打击项目中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原文作者:Ian Easton & Mark A. Stokes,写于2011年。图片来源网络,非原文中包含。以下译文未完待续,仅供围观,不代表本号观点。英文原文在全部更新完成时给出,敬请留意。

中国电子情报卫星的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通信电子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